民大校发〔2016〕484号
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
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
《中央民族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央民族大学
2016年11月14日
中央民族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学校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和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尽快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家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民委所属高校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央民族大学章程》、《中央民族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贯彻“精人文、强社科、拓理工”的发展思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进展,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1.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学校顺利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验收,取得预期建设成果。顺利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成为惟一一所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民族高校;制定出台了《中央民族大学章程》,确定了依法治校的基本框架;制定了《中央民族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出台了《中央民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中央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划和办法,推进了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建设。
2.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民族学排名第1,成为拥有一个及以上学科排名第一的28所“985工程”高校之一;社会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排名靠前,成为我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从2个增加到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从4个增加到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从5个增加到10个,经济、管理、理工医和艺术学科门类首次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从3个增加到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从1个增加到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从12个增加到17个。
3.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2015年本科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达99.29%,招收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最低录取分超重点线50分以上的省份分别达15个和25个,增幅创历史新高。累计5年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13705人,授予硕士学位6034人,授予博士学位1018人,博士后出站47人,较“十一五”分别增长2.72%、97.51%、46.26%、113.64%。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人数比例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稳居前列。本科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90项,较“十一五”增长78.68%;12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篇论文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从1门增加到11门;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北京市精品教材5部;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新增省部级教改立项43项,较“十一五”增长138.89%。成人教育取得新进展。
4.教职工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分别占57.58%、61.39%和34%,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了1.75、18.86和11.72个百分点。培育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四批领军人才1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从9人增加到10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从10人增加到15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从9人增加到1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从30人增加到60人;获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民委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其中“-”特聘专家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
5.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17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较“十一五”期间增长233.3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5项,较“十一五”增长21.26%。3篇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上发表,实现了零的突破;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2项。成立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4个校级科研平台;新增 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
6.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与北京市共建“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基地”,获2.5亿建设资金投入;获批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及“北京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政府采纳的调研报告21篇,其中7篇获俞正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争取横向课题320项,较“十一五”增长50.23%。我校与5所国家民委直属高校签订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申报国家级智库;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民族学院等23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共建和对口支援协议。完成了北京地铁9个车站9幅大型公共艺术创作工作。依托国家民委民汉双语教育基地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办了多期各级各类培训班。开展了北京市委宣传部处级干部培训工作,举办14期民族地区干部培训研究班和4期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
7.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文化成效显著。建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完成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研专项任务40个语言调查点课题验收。编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获批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承办基地。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国家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珍贵名录研究丛书》等,将十余个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清点入册。成功展演原创民族舞剧《茶马古道间的铃声》;联合主办三场专题全国美术作品大展;创编“爱我中华韵律操”并在北京市中小学推广;选派多批学生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和港澳台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艺演出,传播民族文化。
8.国际交流和合作层次不断提高。我校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9所世界顶尖级大学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互派教师访学和学生研修。加入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和“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我校与德国马普社会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立国际合作研究中心2个。顺利通过国家“111工程”引智项目“一期”验收。与美国欧道明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大规模集中选派300多名学生到泰国开展暑期汉语教学支援服务。通过各种渠道选派1890名学生赴海外研修交流,其中研究生699人,占36.98%,较“十一五”分别增长335%和672%。累计接收留学生3795人,其中学历生1166人,占30.72%,较“十一五”末提高了15.84个百分点。教师出国访学交流1005人次,较“十一五”增长了45%。通过“海外知名学者民大讲坛”等项目邀请外国专家来校任教和交流698人次,较“十一五”增长125%。设立“暑期国际课程项目”,邀请海外学者来校开设了经济学、植物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等106门国际课程,提高了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9.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12多亿元,完成新校区征地拆迁等土地一级开发、校区整体规划设计等工作,开工建设基础设施一期工程。投入专项经费3.54亿元,完成了老校区基础设施、实验室及其他专项工程建设,较“十一五”增长107.02%。图书馆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资3200余万元购置电子文献数据库56个和纸质图书和期刊16万余册,投资较“十一五”增长100%;阅览室空间进一步扩大,自助借还设备、自助文印和自助选座系统投入使用。
10.民生建设成绩显著。根据国家政策先后两次调整工资待遇,教职工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我校与北医三院等4所医院建立了良性互动和转诊机制,与人民医院等3所医院开通了预约挂号系统和远程会诊可视系统,师生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活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共投入学生奖助学金3.32亿元,实现了100%全覆盖精细化资助;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方式,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附中建设取得巨大成绩,成为北京市级优质高中统筹校;我校与农科院附小、万寿寺小学和海淀实验中学等建立了共建关系,解决了教职工子女入学困难。办起了食堂;积极落实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扩建了离退休老同志活动中心,实施看病“三优先”和专人负责制等多种措施,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服务。
1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空前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坚定了理想信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重要成果。制定实施了《中央民族大学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推进党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完成了240多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整改建设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转变作风。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党委,进一步明确了职能部门和院(系)党委(总支)的职责和任务,完成了多个基层党支部的考核测评等工作,开展了红色“1 1”支部共建以及支部活动创新和党建研究项目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华社等媒体专题报道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学生处获评“北京市思想政治优秀单位”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校团委获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后勤产业集团获“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建立了一支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的辅导员队伍,3人入选“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
12.大学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我校60周年校庆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刘延东等领导出席庆祝大会,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了学校文化。开设了民大名师纪念展,出版了民大名师纪念文集,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校爱学教育。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宣传民大品牌。通过知识竞赛、报告会等形式,加强民族团结主题教育,践行“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大学校训。
通过“十二五”建设,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校获中国关工委授予的“全国科普基地”称号和“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锦赛”优秀组织奖;顺利通过北京市“平安校园”验收;学校办公室获“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优秀集体一等奖”,研究生院获“北京地区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后勤产业集团获“后勤节能先进集体”,离退休干部处获国家民委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工会、教代会开展了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统战部努力为党外代表人士搭建民主管理和监督平台。校友会和基金会正式成立,接受各类捐赠6000余万元。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志愿服务,13名教师获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荣誉,校团委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单位。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发展机遇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迫切需要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为我校发挥学科优势,加快培养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特色研究和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求民族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和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为我校实施教育扶贫等既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又提供了广阔的服务舞台,也为我校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民族事业发展战略、服务民族地区和服务少数民族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为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这既坚定了把我校办成民族高等教育排头兵的信心和决心,又为我校争创世界一流民族大学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条件。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和实施,特别是将我校列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这既是我校的巨大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已经明确,责任已经明晰,条件已经到位,这就为我校鼓足干劲、力争一流创造了难得的舞台和条件。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推动,为我校加快综合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创造了良好环境。我校综合改革方案的批准和实施,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将为我校加快发展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事业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多次批示解决我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始终将我校作为民族高校排头兵给予支持和建设;兄弟院校和单位对我校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全校教职工和广大校友为学校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心血和汗水。这将为我校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
2.面临的挑战
我校虽然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但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综合实力明显不强,建设“一流大学”的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我校民族学学科虽然在2012年评估中排名第一,但还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特别是一些“一流大学”开始重视这一学科的建设,对我校构成巨大压力;社会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面临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等难题;经济、管理、法律、教育、理工医类学科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孕育期;“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新布局、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突破。其他民族高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某些领域的重点突破和特色发展,逼迫我校必须加快发展。
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校,这就需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新途径、新方法;就需要依据新阶段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形成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因此,学校要有使命感、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凝心聚力,加快我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坚持把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教职工队伍建设为立足点,以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校为保障,继续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秉承“精人文、强社科、拓理工”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我校“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争创一流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要求,突出办学特色,用特色争创一流,在一流中彰显特色。
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质量全面提升。
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实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大学治理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一流大学”的特征更加凸显;特色学科进入一流,学科特色进一步彰显;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教职工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基本成型;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具体发展目标主要是: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保持在13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争取达到4500人左右,留学生规模达到2000人左右。
——学科实力显著增强。各一级学科在全国的排名位次整体前移,其中,民族学确保排名第一,社会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进一步增加,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在校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中保持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明显提高。
——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建设一批不同层次的高水平科研平台,高水平学术论文数、国家级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国家级科研奖项数实现翻番,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实现新突破。
——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打造一批校院两极高水平智库,提供一批高水平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建设一批产政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师资队伍水平明显跃升。形成以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引进“-”、“杰青”高层次人才的总量达到1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0%左右,有海外留(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0%左右。
——国际化办学水平大幅提升。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取得明显进展;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和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数量明显增加;学生出国(境)研修交流累计达到3000人次,教师出国(境)访学交流累计达到2000人次;办好孔子学院,力争新增1-2个孔子学院。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完成新校区公租房建设,新校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部分学生入住学习和生活。老校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图书馆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5-2020年)》,按照“全面提升、分类建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到2020年学科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1.强化学科优势。加强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民族学学科要确保全国第一,形成绝对优势,争创世界一流水平。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学科排名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15%。美术学学科排名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25%,领先于部分艺术专业院校同类学科。哲学、中国史、音乐与舞蹈学3个学科排名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30%,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排名领先于部分艺术专业院校同类学科。教育学、光学工程、中药学、公共管理4个学科力争进入一流学科行列。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世界史、数学、统计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5个学科实现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排名明显前移,力争若干学科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50%。
2.凝练学科方向。集中学科现有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在各一级学科中聚焦建设几个特色和优势二级学科,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提升学科竞争力。支持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根据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需求,结合我校实际,优化调整学科与专业布局,专业数量控制在60个左右;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推进专业分层和分类建设,形成若干国内一流水平的五星级和一批国内领先的四星级专业。
3.优化学科布局。坚持“精人文、强社科、拓理工”的发展思路,力争社会科学、理工医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取得新突破,重点建设理论经济学、教育学、生态学、光学工程和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进一步优化硕士学位授权点整体布局,力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进一步增加,重点加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
4.加强学科建设条件保障。以学校确定的学科建设规划为依据,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惠及全体”的经费投入原则,合理配置学科建设经费、人才引进指标、基本办学条件改善项目等,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
5.完善学科建设评价和考核体系。按照国家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我校学科建设实际,形成科学、完善的学科评价体系。明确学科建设主体责任,实行问责制。按照“长期建设、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建设原则,实行“阶段总结、定期考核、周期验收”考核办法。建立以学科建设绩效评估结果为依据的学科建设经费配置动态调整等“奖优惩劣”机制。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育人格局。
1.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修订和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实施专业核心课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特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搭建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加强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设立“国际课程学分”并纳入学生培养方案。有计划分层次推进英汉双语课程建设。探索专业课全英文授课。力争建设10-15门在线开放课程。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我校优势特色专业课教材、民族类统编基础教材,力争一批教材成为国家级教材。加大教材选用管理力度,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加大教学实践基地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度,立项建设校级实习示范基地,鼓励各教学单位积极开展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特别鼓励探索校际、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建好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鼓励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支持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
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深化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完善专业建设评价机制。推进教学工作自我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成全部本科专业自评工作,形成每5年一轮的专业自评工作机制。加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探索学生打分、督导团督导和专业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
2.实施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以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为突破口,实施基础特色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学科基础宽厚的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应用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培养方式,试行夏季小学期制和拓展课程小学期制,扩大学生转专业自由度和选课自主性,支持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对学术型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鼓励研究生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支持研究生积极申报学校研究生科研专项课题;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为导向,对专业型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度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实施研究生精品课程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批有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和中期考核,完善学位论文检测、预答辩、匿名评审等制度。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创新博士后管理体制,吸引更多高水平博士进站。
4.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按学科大类招生模式,完善招生专业和招生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探索实行特殊专业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新模式,在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数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力度,继续提高对西部地区应用型专业计划数的投放比例。
努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是增加海外留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数量,提高研究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重。探索完善硕博连读等多种招生选拔方式,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招生考试办法,扩大院(系)和导师团队招生自主权。完善题库式考试模式。
继续推进招生“阳光工程”建设,完善招生工作管理制度,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和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办法。健全招生监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追究。
5.实施学生创新创业工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国家级、市级、校级和院级4级训练体系。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立项建设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引进20-30门资源共享的慕课、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创新创业类课程。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领航计划,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聘请企业家加入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专家行列,进一步拓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交流途径。
实施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计划,每年立项建设5个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央民族大学文科实验中心。实施大学生学科竞赛计划,办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校长杯”年度创业挑战赛。
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6.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就业指导,构建全员、全方位、全环境、全过程、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互动联动机制,建立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建立校际、校地、校企等合作机制,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快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条件建设,建立就业跟踪调研和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牵头搭建面向新疆籍毕业生的人才供需平台。
(三)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奖励办法》,构建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1.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制定实施《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平台管理办法》,打造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校级科研平台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院级科研平台,探索协同创新机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中外学术合作中心建设,搭建国际学术前沿对话平台,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探索科研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实行人员聘用制、人才流动制、学术休假制等灵活开放的新体制新机制。
2.承担更多高水平科研项目。鼓励支持教职工争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力争翻番,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项目有所突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力争科研经费总额实现翻番。
3.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鼓励支持教职工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力争数量翻番,其中在国内顶级和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文量明显增加,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文量有所突破。
4.获得更多高水平科研奖励。鼓励支持教职工争取获得更多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其中国家级奖项明显增加。
5.建设高水平科研孵化基地。设立科研专项,资助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者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课题研究;完善“国家基金预研学术工作坊”项目,培育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设立研究生科研专项,培养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
6.建立健全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奖项和科研成果获得者实施奖励,鼓励多出精品;对获得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和科研成果数量领先的单位(院、所、中心)给予表扬和奖励;修订《中央民族大学科研经费分配和使用管理办法》,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向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获得高水平科研奖励的个人和单位倾斜,建立以科研绩效评估结果为依据的动态科研资源配置机制和鼓励创新、体现实绩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机制。
7.加强出版与期刊建设。促进出版社转型升级,鼓励出版学术精品,提升出版社社会影响力。加强学术期刊建设,不断提高办刊质量。
(四)强化服务社会功能
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等社会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提升服务社会水平。
1.建设高水平智库。加强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协同创新中心、中国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等智库建设,力争在入选国家智库、“2011协同创新中心”方面有所突破;建设一批为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的院级智库,依托校地、校企合作共建服务民族地区和产业的特色智库,产出一批高水平咨询报告、研究报告,力争对国家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研究报告数大幅增加。
2.承担更多横向课题。修订实施《中央民族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鼓励支持教职工争取承担更多横向课题,力争横向课题数量翻番,横向科研经费大幅增长。
3.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制定、修订和实施《中央民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中央民族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激励和保障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
4.提升服务首都和民族地区能力。以我校与北京市共建的“北京市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基地”为平台,通过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制作、教育培训、信息交流等社会服务活动,打造首都少数民族文化创意研发集聚区、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区和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人才开发区。挖掘附中潜力,积极服务首都发展。加强我校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基地和平台,并以此为依托,推进校地、校企深入合作。
5.拓展教育教学社会服务。深化社会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基地、中组部全国民族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干训部和中央民族大学培训中心建设,继续做好党政干部培训、民汉双语人才培训、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企业家培训、校外机构合作培训及国际教育培训等。
(五)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实施民族文化育人工程。依托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课堂主渠道和开展多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各族师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依托学校民族博物馆等民族文化教育平台,宣传和展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程。利用学校教学科研优势和资源,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依托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展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特别是濒危语言的调查和保护,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建设。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等,通过出版和展览等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探索符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传承机制。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重现。以我校与北京市共建的“北京市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基地”为平台,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3.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工程。立足大学办学职能,实施民族学术精品走出去计划,翻译出版一批人文社科学术精品,鼓励民族类特色学科教师用外文直接出版学术著作和发表国际论文,宣传展示优秀民族文化成果,提高我校国际学术话语权和知名度。实施民族艺术走出去计划,整合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创作民族艺术精品,开展民族艺术海外展演;开展民族博物馆双语展厅导视系统建设及馆藏藏品双语数字化建设。让世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制定实施《中央民族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加快推进我校国际知名大学建设。
1.实施学科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计划”,加强“111工程”民族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技术国家引智基地建设,力争新建1个国家级创新引智基地。实施海外一流学科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合作伙伴计划,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国际学术合作平台,开展原创性研究。实施国际大学联盟建设支持计划,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大学联盟组织,与各盟校广泛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争取与15-20所国外一流大学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
2.实施学生国际化培养工程。完善我校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的联合培养模式,拓展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方式。实施学生海外研修计划,开设学生“2 2”、“3 1 1”学位项目,拓展各类长短期学生暑期课程项目、海外实习项目、田野调查项目。
继续实施和完善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和北京市“留学北京行动”,实施优秀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计划,开发一批具有民大特色的英汉双语精品课程,开设“民族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为不同层次、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学习平台。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3.实施师资国际化建设工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设立“青年骨干教师1 1 1计划”、“学术团队国际交流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培育一支能用英文讲授专业课,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研究能力,站到国际学术前沿的教师队伍。
开辟海外引才绿色通道,实施“外专-”等各类国家级重点引智项目,创新海外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获得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位的青年人才,优先聘用获得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来校任教,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特殊待遇。
继续办好海外知名学者“民大讲坛”,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受益面和影响力。通过设立“中央民族大学友谊奖”和开设“民大国际讲堂”等多种形式,聘请一批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座、交流。
(七)注重民生改善
确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更加美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1.提高教职工待遇。按照国家薪酬政策,依据我校实际和可能,建立教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下大力气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优化按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计酬的绩效工资制度。尝试多种聘任形式,积极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团队薪酬制等多种薪酬方式。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下,千方百计开拓各种渠道为教职工谋福利。
2.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在新校区建设2000余套公租房,解决我校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住房困难。美化、优化老校区家属区生活环境,实施物业化管理。加强附中、幼儿园建设,尽最大可能解决好教职工子女入学。
3.优化医疗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医院、科室、医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充实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服务设施。扩大与三甲医院业务合作,邀请专家来校医院坐诊。定期为教职工进行体检和大病筛查,为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提高师生健康水平。建立师生体质健康服务管理平台,采集运动和身体健康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全面掌握师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质健康指导。实施师生健身计划,提高学生体质达标率,增强教职工体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人才是强校之本。创新教职工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一流的教职工队伍。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中央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遴选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形成引领示范效应,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筹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青年优秀教师助力计划”,依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我校“优秀青年人才”等,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实施优秀团队支持计划,以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等为带头人,组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原创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创新团队。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探索思政队伍建设新途径,严格准入标准,明晰工作职责,强化岗位培训,完善考核机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思政工作人才。
3.深化人事聘用制度改革。形成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岗位设置和聘任办法,科学核定学校及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和非事业编制人员的规模和比例,对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实行统一核定、统一配置,实施事业编准聘长聘、非事业编预聘准聘等聘用形式。创新非事业编职员聘用办法,探索特聘研究员、兼职教授、科研项目合同制职员、管理和工勤技能岗合同制职员等多形式、多渠道的聘用制度。创新推荐省部级及以上各类人才项目、人才奖项、人才称号的选聘办法,提高申报高层次人才候选人的竞争力。创新教师岗位管理体制,建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等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体系。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探索实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体制。创新和完善职称职级评审办法,形成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职称职级评审和聘任条件。改革教职工岗位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以教学科研业绩考核为主的教师岗位考核评价制度和以过程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职员岗位考核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中央民族大学师德建设规范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建设整体合力。建立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强化师德监督。
(二)深化学校综合改革
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提出的改革任务,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推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贯彻实施《中央民族大学章程》,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大学治理结构,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及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等各方面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审议、评议制度。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等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监督。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激发院(系)办学活力。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目标,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教职工队伍建设、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体制机制进行深化改革,把《中央民族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提出的改革任务落实、落细和落小。全面开展学校规章制度清理、修订、补充、完善工作,形成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
(三)优化办学条件
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改善办学条件。
1.完善资金配置机制。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倾斜,向人才培养倾斜,向高水平教学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向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的单位和个人倾斜。加快资金执行进度,对未按序时进度执行的经费,收回学校统筹安排。建立以绩效评估结果为依据的动态投入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院(系)办学投入,改善院(系)办学条件。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2.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学校项目库建设,争取获得国家更多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完善基金会各项规章,加强各地校友会建设,争取社会捐赠,实现教育基金总额翻番。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3.提高物质条件保障水平。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教学科研所需的数据库、图书资料的必要购置;开展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著作、论文的数字化建设,突出图书馆办馆特色;扩大和优化图书馆阅览空间,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争取在高校图书馆的排名明显前移。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促进实验室开放共享,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室使用效率。完善招标采购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优化后勤保障服务,创造工作学习良好环境。
(四)繁荣大学文化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突显民大文化特色,彰显民大精神风貌,形成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民大精神、民大风格和民大气派。
1.践行“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大学校训。将“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大学校训贯穿于学校各项建设事业过程中,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使各族师生员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崇尚“知行合一”创新精神,鼓励引导广大师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工作作风。
2.弘扬民大品牌。做好“先生还在身边—民大名师”系列活动,完善民大名师展,整理出版民大名师学术文集和纪念文集,为民大名师塑像,彰显大师精神,传承大师风范。开发利用校史资源,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引导师生秉承民大优良传统,传承民大优秀文化。大力宣传体现民大精神、民大风格、民大气派的典型事迹、人物和成果,彰显学校正能量,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校园网和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打造集功能、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多渠道宣传窗口,塑造民大形象。
3.丰富校园多彩文化。搭建校院两级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支持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系列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爱我中华韵律操”宣传推广、民族服饰表演、民族饮食荟萃、民族歌唱大赛、民族体育竞技、民族风情月、民族传统节日庆祝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文化活动。
(五)做好校区规划建设
1.积极推进新校区建设。争取新校区主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完成新校区主体工程,部分学生入住学习和生活,突破校区对学校发展的严重瓶颈制约。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各项政策扶持,创新新校区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推进绿色低碳型、智慧型、节约型新校区建设。规范新校区建设,引进独立第三方对新校区批准建设的全部内容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风险控制。健全完善招标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体系,确保新校区建设成为廉政工程、放心工程。
2.改善老校区校园环境。加大经费投入,做好老校区建设、维护和修缮工作,提升老校区环境质量。保护好老校区内的历史建筑、古文物、古树等,修旧如旧,彰显校园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健全校园安全监控体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3.合理确定校区功能定位。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求,将老校区作为研究生教育、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北京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基地。根据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需要,合理规划新校区功能定位。
(六)加快信息化进程
加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互联网 ”,实现学校运行管理转型升级。
1.加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覆盖两个校区的新一代校园网,无线网实现校区全覆盖,有线网主干速率达到40g,校园网统一出口速率达到10g,全校数据容量达到3000t,推进数据中心服务器等设备统筹服务和应用。建设物联网和智能感知基础设施。
2.推进信息化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实用型智能教学环境,实现远程教育和多方协作,推出一批有影响力和实用价值的慕课。建立和完善学科、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国际化、学生管理等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无纸化网络办公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
3.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监控预警体系,提升网络舆情监测水平,增加突发事件反应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协作体系。
五、加强党的领导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加强理论学习,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健全完善学校党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严肃党的纪律规矩,强化遵守党章、党纪的自觉性。制定和完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影响力。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国家观、民族团结教育,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党史国史和国情世情教育为载体,以党团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加大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投入,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的日常管理,抓好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三)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强党委核心领导地位,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常委会集体决策制度。按照《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厘清学校党委和校长的权力关系与职能,明确责任,健全机制。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央民族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和《中央民族大学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健全干部选拔聘任制度,构建选人用人新机制。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和机制。
(五)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教育,形成“六观”教育体系,并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加强对自媒体、新媒体等意识形态新领域的引导和监管,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全面主导学生思想政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层面。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民族团结教育,造就一代爱党爱国、维护民族团结、素质优良、敢于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六)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健全学校安全稳定防控体系,完善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落实等级化综合防控责任。健全校园安全“矛盾化解、风险评估、应急处置”会商研判机制和学校安全稳定与社会安全稳定互动协调机制,系统构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实施体系。健全学校舆情信息搜集网络,推进技防系统信息化。提升学校反恐维稳能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渗透。加强保密制度和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建设。
六、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指导学校“十三五”期间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格执行。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形成指导学校发展的两级两类规划体系。
坚持“整体规划、分工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主体责任,实行问责制度。加强对本规划的宣传,形成全校共识,激发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群策群力、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和规划目标的实现。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6年11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