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近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理论期刊《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1期发表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文章《瞄准国家战略 打造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文章指出,民族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的新使命、新机遇和新挑战,民族院校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瞄准国家战略,打造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全文如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阐述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并强调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的重要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而创立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伟大创举,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世界多民族国家办好民族高等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
民族院校自诞生之日,就肩负着为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1941年9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创办了第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学校——延安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的建立,不仅为实现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宣传、落实和发展,为党的民族工作的推动和发展储备了人才,更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和现实、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极不平衡,且与全国相比总体水平偏低,文化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为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1950年,在北京、西北及西南、中南地区设立民族院校,开始兴办民族高等教育,并将其正式纳入中国高等教育的范畴。
新中国建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民族高等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振兴民族教育事业,使民族高等教育始终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民族大学视察时所说的那样: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在民族问题研究和理论创新,以及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确实成果卓著,逐步形成了优势明显、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办学特色,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依然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民族院校因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建设而生,其发展理应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其办学使命也必须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此,民族院校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瞄准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各类人才的新需求,在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力促进民族地区加快迈进全面小康,大力传承创新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精准施策,努力培养信念执着、政治坚定、勇于担当、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二、民族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增强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大批熟悉中华民族互鉴融通、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发展进程,推动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研究型人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能够有效开展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型人才。这为民族院校的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站在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快速变化,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中国国土面积的64%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尤其需要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人才;中国87%的陆地边境线上生活着30多个跨境民族,边疆稳定需要大批懂少数民族语言有专长的各类人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和实施,涵盖了大部分民族地区,也期望民族高校能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与人才供给。这为民族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规格调整提出了新需求。
(三)新时代教育强国梦要求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要有新突破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目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仍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仍十分旺盛。民族院校有70%以上的学生来自中西部地区,其中来自西部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占比更高。民族院校在为这些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新生力量的同时,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学生间教育基础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民族院校急需转变办学理念,探索建立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与民族院校才培养特殊规律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瞄准国家战略 打造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央民族大学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其建设和发展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面对新时代民族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使命、新机遇和新挑战,学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以特色争创一流、在一流中彰显特色”的改革发展思路,瞄准国家战略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长治久安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型人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核心要求。中央民族大学依托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国家一流学科专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落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培育路径,构建了跨学科融合、多平台共享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 “孝通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费孝通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创立者,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名誉校长。“孝通班”秉承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美美与共”的治学和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基础宽厚、精英气质、具有家国情怀和多元文化视野”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融合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优势学科资源,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类学科小通识教育,设置多学科交叉学习课程模块,并通过设置国家与民族、跨文化发展等通识课程模块,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实施“科研实践与实地调研互补、田野调查与创新创业融合”将“知行合一”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打造了“通识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通专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实践,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在民族问题研究、全球化发展等领域,具有宽厚学术基础与多元文化背景的研究型人才。
实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种招生、打通培养”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彻底打破一直以来按语种分专业方向,本民族教师教授本民族学生的教学传统,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遵循,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平台,实施各民族语种语言文学方向低年级混合编班教学、学科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打通培养,应用国家通用语授课,营造了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同学同进的和谐氛围,形成了厚基础、重创新、强交流、多元文化相生共存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经过实践,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少数民族古文字挖掘、少数民族文献编译等领域培养了大批拔尖研究型人才,在新闻媒体、文化产业等领域培养了大批文化创新人才,在涉外事务、边境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跨文化交流人才。
(二)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外向型人才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五通”的核心,而语言相通是民心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和前提。为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掌握周边国家历史文化和推动民心相通的多元人才,中央民族大学充分挖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专业优势,构建了“多元文化筑基、文化交流互通为重、多语言培养”的外向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俄语 中亚语”实验班创新模式。以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多语兼通、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分年级滚动开设“俄语 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吉尔吉斯语、土库曼语”四个培养方向,面向新疆等具有跨境语言文化背景的民族地区招生,实施了“外语 ‘一带一路’国家非通用语种”培养,构建了“多语兼通、多元文化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实践,已向社会输送一大批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够参与中亚国际事务、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在中国对外友协、上海合作组织、中石化,以及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为民族地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多元化人才智力支持。
实施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创新模式。以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史学基础较好、多语兼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充分挖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专业特色,实施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 跨境民族史 跨境民族语”多元化培养,构建了“跨学科培养、多语兼通”的历史学应用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实践,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跨境民族史等领域培养了一批研究型人才,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跨文化交流培养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是关系国家强盛、边疆稳固、人民安康的大事。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中央民族大学依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传统优势学科和法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应用性学科,构建了“民族语零起点”和“应用专业 民族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民族语零起点班”创新模式。以培养“双语兼通”(国家通用语和民族语)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招收非母语学生零起点学习维、哈、藏等少数民族语。为提升学生学习民族语言兴趣与能力,学生有2个学年的时间深入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全面实施实地体验式与渗透式学习,形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零起点学习民族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实践,培养了一批政治坚定、适应国家安全、社会治理和跨文化交流需要的各民族人才。
实施“应用专业 民族语”创新模式。以培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深度推进应用类专业与民族语交叉融合,进行法学、新闻学、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民族地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和民族语双向培养,构建了“应用专业 民族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高的民族地区的司法、新闻宣传、信息技术等行业企业区培养输送了一批既懂民族语、又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四)培养服务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才
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兼收并蓄,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是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为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依托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等传统特色学科,构建了“民族艺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民族艺术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传承创新各民族优秀音乐和舞蹈艺术精英型人才”为目标,深入民族地区专门招收具有特殊艺术潜质的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挖掘学校多元文化背景和少数民族艺术学科资源,构建了“教学舞台 多维实践平台 国际交流舞台”“1 2”特殊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民族艺术英才班”打造的“锦绣中华・魅力民大——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品牌项目在全球20余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演出近百场,被誉为“一张宣传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开展“乌兰牧骑”红色传承活动,代表各民族学生参加国庆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国家重大演出活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为传承创新各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实施“艺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艺术传承人,与民族地区和文化传承企业联合培养非遗传承人,将人才培养融入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创新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打造了“浸润式”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一批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的优秀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关于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还在继续,努力践行民族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使命,切实发挥为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的作用,是民族高校的初心与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