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十三五”期间,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树立了示范标杆。
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型人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核心要求。学校依托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国家一流学科专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落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培育路径,构建了跨学科融合、多平台共享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 “孝通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孝通班”秉承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美美与共”的治学和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基础宽厚、精英气质、具有家国情怀和多元文化视野”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融合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优势学科资源,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类学科小通识教育,设置多学科交叉学习课程模块,并通过设置国家与民族、跨文化发展等通识课程模块,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实施“科研实践与实地调研互补、田野调查与创新创业融合”将“知行合一”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打造了“通识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通专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实践,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在民族问题研究、全球化发展等领域,具有宽厚学术基础与多元文化背景的研究型人才。
创新实验班—“孝通班”开班
实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种招生、打通培养”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彻底打破一直以来按语种分专业方向,本民族教师教授本民族学生的教学传统,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遵循,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平台,实施各民族语种语言文学方向低年级混合编班教学、学科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打通培养,应用国家通用语授课,营造了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同学同进的和谐氛围,形成了厚基础、重创新、强交流、多元文化相生共存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
党委书记张京泽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调研
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外向型人才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五通”的核心,而语言相通是民心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和前提。为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掌握周边国家历史文化和推动民心相通的多元人才,学校充分挖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专业优势,构建了“多元文化筑基、文化交流互通为重、多语言培养”的外向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举办“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民族事务治理研讨会
实施“俄语 中亚语”实验班创新模式。以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多语兼通、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分年级滚动开设“俄语 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吉尔吉斯语、土库曼语”四个培养方向,面向新疆等具有跨境语言文化背景的民族地区招生,实施了“外语 ‘一带一路’国家非通用语种”培养,构建了“多语兼通、多元文化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组织召开“俄语-中亚语”创新实验班培养方案论证会
实施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创新模式。以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史学基础较好、多语兼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充分挖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专业特色,实施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 跨境民族史 跨境民族语”多元化培养,构建了“跨学科培养、多语兼通”的历史学应用性人才培养新模式。
历史文化学院举办“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暨学科建设研讨会
培养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是关系国家强盛、边疆稳固、人民安康的大事。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学校依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传统优势学科和法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应用性学科,构建了“民族语零起点”和“应用专业 民族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代表团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
实施“民族语零起点班”创新模式。以培养“双语兼通”(国家通用语和民族语)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招收非母语学生零起点学习维、哈、藏等少数民族语。为提升学生学习民族语言兴趣与能力,学生有2个学年的时间深入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全面实施实地体验式与渗透式学习,形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零起点学习民族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发起成立“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
实施“应用专业 民族语”创新模式。以培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深度推进应用类专业与民族语交叉融合,进行法学、新闻学、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民族地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和民族语双向培养,构建了“应用专业 民族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高的民族地区的司法、新闻宣传、信息技术等行业企业区培养输送了一批既懂民族语、又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服务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才
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兼收并蓄,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是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为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校依托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等传统特色学科,构建了“民族艺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音乐学院师生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办《我们都是追梦人》文艺会演
实施“民族艺术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传承创新各民族优秀音乐和舞蹈艺术精英型人才”为目标,深入民族地区专门招收具有特殊艺术潜质的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挖掘学校多元文化背景和少数民族艺术学科资源,构建了“教学舞台 多维实践平台 国际交流舞台”“1 2”特殊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民族艺术英才班”打造的“锦绣中华・魅力民大——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品牌项目在全球20余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演出近百场,被誉为“一张宣传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开展“乌兰牧骑”红色传承活动,代表各民族学生参加国庆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国家重大演出活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为传承创新各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锦绣中华﹒魅力民大”艺术团赴泰参加庆祝“中泰建交45周年”暨新春庆祝巡演活动
舞蹈学院师生参加70周年大庆联欢晚会中心表演区表演
实施“艺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艺术传承人,与民族地区和文化传承企业联合培养非遗传承人,将人才培养融入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创新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打造了“浸润式”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一批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的优秀人才。